供熱管網(wǎng)補償設計中最經(jīng)濟可靠的應該是自然補償。它利用彎曲管段中管道的偏轉來(lái)吸收熱位移。但是,在設計中,它經(jīng)常受到環(huán)境條件的影響。僅管道的自然補償顯然是不夠的。當自然補償不滿(mǎn)足要求時(shí),我們通常使用補償器來(lái)達到吸收熱位移的目的。常用的補償器是套筒補償器,球形補償器和波紋管補償器。
套筒式補償器結構簡(jiǎn)單,占地面積小,成本低,流體阻力小等優(yōu)點(diǎn),一般補償量可達250~400mm;介質(zhì)的阻力小于方形補償器。由于套筒式補償器采用機械密封,容易泄漏,維護工作量大,壓力,推力和摩擦阻力大。不應使用大直徑管道。
套管補償器一般用于管徑大于100mm,工作壓力小于1.6Mpa的熱管,安裝位置有限;套筒補償器不應用于非通過(guò)溝槽;單向套筒補償器應安裝在固定支架近旁的平直管段上,其活動(dòng)側設導向支架,雙向套筒補償器設置在固定支架中間,套管必須為固定,補償器的工作極限應有明顯的標記。
球形補償器為管網(wǎng)中的彎頭上增加了球形補償器,并利用其角度變化實(shí)現位移,以達到吸收熱位移的目的。球型補償器具有補償能力大,占地面積小,局部阻力小,投資少,安裝方便等特點(diǎn)。然而,由于球形旋轉密封也是機械密封,容易泄漏,維護
球形補償器一般安裝在管道上400~500m的距離,安裝形式為水平,垂直,傾斜等。 使用這種類(lèi)型的補償器后,固定支架之間的距離增加。為避免管段偏轉,應適當增加導向架。同時(shí),為了減小管段的摩擦阻力,滾動(dòng)軸承應放在導向支架上。垂直安裝時(shí),球體外露部分向下安裝,以防污物堵塞而造成球體磨損。
波紋管補償器由作為柔性部件的波紋管,端管和受力附件組成。其補償量大,補償方式靈活,結構緊湊,位移反作用力小,無(wú)需維護。在設計中,根據固定支架和設備的負載條件,結構形式設計成滿(mǎn)足使用條件的通用補償器。常用的形式是通用補償器和鉸鏈式波紋補償器。
使用金屬波紋補償器時(shí),預張緊量應考慮為50%。應在安裝和訂購期間提出要求;在任何直管部分的兩個(gè)固定支架之間只能安裝一套波紋補償器;軸向波紋補償器的一端應靠近固定支架布置,另一端應安裝直線(xiàn)導向管架。
上一篇:金屬波紋膨脹節規格型號和作用